在 2025 年 WTT 萨格勒布常规挑战赛女单 1/4 决赛中,中国乒乓球队遭遇重大挫折。钱天一以 1-3 不敌日本选手大藤沙月,止步八强,而国乒整体在本轮比赛中仅取得 2 胜 3 负的战绩,其中一局更被对手打出 8-1 的悬殊比分。最终四强席位中,国乒与日本队各占两席,半决赛将上演两场中日巅峰对决。
钱天一关键战失利,暴露技术短板
钱天一与大藤沙月的比赛堪称本次赛事的焦点。首局比赛中,大藤沙月凭借快速的正反手衔接和精准的落点控制,以 11-5 轻松拿下。第二局双方战至 13 平,钱天一接发球多次冒高,被对手连得两分以 15-13 再下一城。尽管第三局钱天一在 10-12 落后的情况下顽强挽救两个赛点,以 14-12 扳回一局,但第四局她在 5 平后被对手连续打追身球,最终以 8-11 落败。
技术分析显示,钱天一的正手使用率仅为 38%,远低于国乒主力选手 50% 的平均水平,面对大藤沙月的快速进攻时,她过度依赖反手体系,导致护台面积不足的劣势被放大。此外,她在接发球环节吃了 7 个发球,而主动拧拉得分仅 3 次,前三板完全被对手压制。这一失利不仅让钱天一在本次赛事中三项(单打、双打、混双)全部出局,更暴露了她在关键分处理上的经验不足。

日本新生代崛起,四强占据半壁江山
除大藤沙月外,日本队的长崎美柚也在八强赛中以 3-1 击败张本美和,强势晋级四强。这两位选手分别排名世界第八和第二十,技术风格互补:大藤沙月以正手爆冲和勾手发球见长,长崎美柚则以稳定性和战术变化著称。值得注意的是,日本队在本次赛事中展现了极强的团队协作能力,其双打组合张本美和 / 大藤沙月在女双半决赛中击败钱天一 / 石洵瑶,进一步巩固了优势。
日本乒乓球的崛起并非偶然。近年来,日本乒协通过 “断代计划” 集中资源培养年轻选手,张本美和、大藤沙月等新生代球员在青训体系中接受系统训练,技术全面性和比赛经验均大幅提升。邓亚萍曾指出,日本队的成功得益于 “从孩子抓起” 的青训策略和中国教练的技术支持,这种 “举国体制” 式的投入正逐渐动摇国乒的统治地位。
国乒逆境求生,半决赛暗藏变数
尽管钱天一出局,国乒仍有石洵瑶和刘炜珊晋级四强。石洵瑶在与徐奕的内战中经历五局苦战,决胜局以 11-2 的悬殊比分逆转获胜,展现了顽强的斗志。但她在晋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体能,半决赛对阵状态正佳的长崎美柚时,体能分配将成为关键。刘炜珊则以 3-1 击败王晓彤,她的稳健打法有望克制大藤沙月的正手强攻,但需警惕对手的发球变化和前三板压制。
从整体表现看,国乒在本次赛事中暴露出年轻选手经验不足、关键分处理能力欠缺等问题。尤其是面对日本队的快速进攻时,部分选手的防守体系显得脆弱,例如在某一局中被对手打出 8-1 的得分高潮,反映出临场应变能力的不足。不过,石洵瑶和刘炜珊的晋级仍为国乒保留了夺冠希望,两人若能在半决赛中发挥出训练水平,有望在决赛中会师并捍卫国乒荣誉。
中日对决升级,乒坛格局生变
本次四强席位的争夺再次凸显了中日乒乓球的激烈竞争。日本队近年来在国际赛事中频繁冲击国乒防线,从东京奥运会混双夺冠到本次萨格勒布挑战赛的强势表现,其技术革新和战术针对性令人侧目。对于国乒而言,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—— 通过与强敌的对抗,年轻选手能够积累经验,教练组也可针对性地调整训练策略。
值得关注的是,国际乒联已确定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将新增混双团体,并恢复男双、女双项目,这意味着双打能力将成为未来奥运备战的重点。日本队在双打项目上的优势(如张本美和 / 大藤沙月的女双组合)可能对国乒构成更大威胁,而国乒若想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冲击 6 枚金牌,必须在双打配合和年轻选手培养上取得突破。
半决赛将于今晚打响,石洵瑶对阵长崎美柚、刘炜珊迎战大藤沙月,两场中日对决将决定最终冠军归属。这场较量不仅是技术的比拼,更是心理素质和战术执行的考验。国乒能否在逆境中反弹,日本队能否延续强势,答案即将揭晓。